阿拉善旅游切换城市

㕵㕵㕵  查看地图

您的位置:阿拉善旅游网 > 阿拉善简介

阿拉善简介

(一)阿拉善盟概况
   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,东与乌海、鄂尔多斯、巴盟相连,南与宁夏毗邻,西与甘肃接壤,北与蒙古国交界,国境线735公里,总面积27.2万平方公里,辖三旗,居住着蒙、汉、满等17个民族的19.8万人口,是一个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。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,属北温带内陆干旱、半干旱地区,地势东高西低,平均海拔1000—1400米,地貌以沙漠、戈壁、荒漠草原为主,各占三分之一,横贯全盟的巴丹吉林、腾格里、乌兰布和三大沙漠统称阿拉善沙漠,总面积8.4万平方公里,位居全国第二、世界第四。阿拉善历史悠久,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解放后五次变更隶属关系,曾先后由宁夏、甘肃、内蒙古管辖,198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成立了阿拉善盟。阿拉善地域辽阔,土地资源丰富,森林资源独特,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,畜产品资源品质优良,生物药材资源希奇珍贵,旅游资源点多面广,丰富而独特,是一块待开发的宝地,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。解放以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全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,实现了历史性跨越。2001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25.07亿元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3元,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元。
   (二)阿拉善盟旅游资源简介
    阿拉善盟是一个特色突出、品质高雅、潜在优势深厚、鲜为人知的旅游资源“富区”。全国十大类,95种基本类型旅游资源中,阿盟占八大类,拥有55种,占全国基本类型的57.9%。阿盟旅游资源的基本格局大致是以巴丹吉林沙漠为中心,东西两翼五大体,对称均衡分布。总体上构成“一格两带”的格局,其中心以巴丹吉林沙漠资源为主;东翼旅游带以贺兰山、腾格里沙漠、宗教寺庙、民族风情类旅游资源为主;西翼旅游带则以历史文化遗迹和现代高科技东风航天城、口岸和民族风情类旅游资源为主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巴丹吉林沙漠——位于阿拉善中心地带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境内,是我国第三大沙漠,面积4.4万平方公里,沙峰相对高度在300—500米,被有关专家誉为“世界鸣沙王国”。巴丹吉林沙漠中,有140多个大小湖泊,是我国亦是世界上最高的沙漠,沙漠中鸣沙的数量之多、分布之广、响声之大,当今世界绝无仅有,是开发特种探险旅游的理想之地。
腾格里沙漠——位于阿拉善东南部、雅布赖山之间,总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,相对高度达50—100米,沙漠中有青绿色湖盆300多处,湖水大部为淡水,可供人畜饮用。是具有条件开发沙漠探险度假,如沙漠越野汽车、摩托车等特种旅游项目,而且距内地旅游城市交通最近,区域条件最好,属易开发的资源。
    贺兰山——位于阿拉善盟巴彦浩特东10公里处。在东西宽50公里,南北长200公里,主峰高度海拔3556米,生长着36万亩天然次生林,山内盛产名贵中药材、动植物资源丰富。
    胡杨林——额济纳旗现有胡杨林45万亩,是世界仅存的三大成片胡杨林之一。胡杨树一般高达10余米高,最高可达20米以上,较为罕见。素有生一千年一死,死一千年不倒,倒一千年不朽的美誉,视为活的植物化石,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。每年深秋时节,树叶一片金黄景色秀美,是摄影家和旅游者的天堂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

黑城——蒙古语称为哈拉浩特,位于干涸的额济纳河(黑水)下游北岸的荒漠上。距额济纳旗旗政府的所在地——达来库布镇东南方向25公里。是居延文化的一部分。黑城地区是西夏在西部地区重要的农牧业基地和边防要塞,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岭北行省的驿道要站,也是西夏、元代在黑水流域沙漠中的一片大面积绿洲。黑城平面为长方形,周长约1公里多,东西434米,南北384米,两墙中部开设城门,并加筑有瓮城,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。现今城墙仍高耸地表,残高约9米。城西北角上,建有一座覆钵式喇嘛塔,具有同时期城墙上独有的建筑艺术风格,也是该城的一个特色。城内中部及西部,原有街道及主要建筑还依稀可辩。随着黑城文化的进一步发掘、整理、研究和黑城遗址的修复,这里已成为旅游胜地,将在我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中闪现出更加夺目的光彩。 
    曼德拉山岩画——位于阿拉善右旗孟根布拉格苏木境内的曼德拉山中,距孟根布拉格苏木西南约14公里。岩画共约6000多幅,面积约18平方公里。据专家们初步考察,认为参加岩画制作的有羌、月支、匈奴、鲜卑、回纥、党项、蒙古等各北方少数民族。岩画画面多为狩猎、放牧、战斗、神佛、日月星辰、寺庙建筑、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。据岩画的色泽和水温水位资料推测,在若干年前,曼德拉山四周湖水环绕,水草丰盛。当时曾有许多游牧、狩猎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,留下了可寻的踪迹。这满山岩画,精湛生动的艺术图案、反映的就是这些民族部落的历史。曼德拉山岩画的发现对于研究我国美术史、社会发展史、民族史、畜牧史、文化史以及宗教,尤其是对研究我国西北各游牧部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。这些作品是世界已知的最古老的艺术珍品之一。
    海森楚鲁——位于阿拉善右旗努日盖苏木境内,距旗政府所在地220公里。“海森楚鲁”为蒙语音译,意为象锅一样的石头。在方圆二十余公里的地方,大到几十立方,小到拳头大小的风蚀原石随处可见,怪石林立,形态各异,有象临空欲飞的硕大雄鹰,有象“蘑菇云”各式各样,栩栩如生,与云南石林,黄山怪石相比并不逊色,使人感到大自然神赐般的无穷魅力。据专家考证,此处的怪石质为花岗岩,在数千年前,此处为海底,岩石经过海水长期冲刷,形成了圆形、椭圆形的雏形;后来由于地质结构的不断变迁,海底上升为陆地,原石经过风力剥蚀,逐渐形成了如此怪异的形状。在清朝年间,甘肃高台县府发现了这个别致的怪石区,并把它命名为“石城”;景区内有数股泉水,最大的一股又被称为“石城泉”,又因为泉水所在的巨大原石形同一尊卧佛,所以又被称为“卧佛泉”。上面刻有“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十日高台县府李新来此石城泉”的字样,据传为清朝年间高台县府在此开金矿所遗留,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。海森楚鲁怪石景由于形状怪异奇特,怪石面积大,具有开发价值和潜力。
    

    宗教文化——阿拉善宗教文化底蕴也非常丰富。解放前寺庙共有42府,经过文革中破坏,现已依法登记注册的有17座,其中汉佛寺1座(延寿寺),清真寺12座。目前规模较大的有八大寺。阿拉善盟是各民族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。宗教以喇嘛教和伊斯兰教为主,喇嘛教传入已有300多年的历史。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主要分布在阿左旗和额济纳旗。党的三中全会以来,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,有计划地修复了一些寺庙宗教活动场所。

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(三)阿拉善旅游生产力总体布局
    “一体二核三轴四区五工程”的总体布局战略。
    将巴丹吉林、腾格里、航天城、黑城、曼德拉、怪石林、贺兰山等一体化发展;东部以巴彦浩特为核心枢纽,西部的达来库布为核心枢纽,在辽阔地域构成旅游业的双核结构,以利于阿盟旅游产业全面振兴;以贺兰山森林生态、宗教文化、腾格里沙漠、湖泊为主体的东纵轴;以巴丹吉林沙漠探险、曼德拉山岩画、怪石观赏为依托的中横轴;以东风航天城、居延古文化、胡杨生态艺术游、策克口岸商贸游为线的西纵轴;建成山、漠、湖生态旅游区,居延文化旅游区、巴丹吉林沙漠探险旅游区、东风航天城高科技旅游区;贺兰山森林生态旅游精品工程、腾格里沙漠湖泊度假旅游精品工程、巴丹吉林世界级沙漠探险旅游精品工程、额济纳居延文化旅游精品工程、东风航天城。

阿拉善美食

凉拌蹄黄   蹄黄即骆驼掌心鹅卵大小的两块纤维组织,因其是骆驼身上最活动的组织,肉质异常细腻而富有弹性,似筋而比筋柔软,似驼峰而较驼峰更富纤维组织,以其制作的凉拌蹄黄清脆可口,滑爽鲜嫩,是不可多得烹饪上品。 扒驼掌   将水必成的驼掌,切成二分厚的片状,在每片驼掌之间,加一片冬笋片,排码整齐,装入碗内,再将鸡肉用开水氽透,放在驼掌上,其上铺以葱段、姜片、八角、蒜瓣,加鸡汁后笼蒸,一小时后取下,滤去汤,拣去调料、鸡肉,将驼掌翻扣入盘内,另将鸡汤加盐、酱油、味精、香菜、玉兰片丝,用水淀粉勾薄芡,浇入盛驼掌的盘内,再淋芝麻油。扒驼掌特点是:驼掌软烂,色泽红润,光洁明亮,醇香适口。驼掌又可做全驼掌,全驼掌采用剥皮后的驼蹄,进行加工,制做方法如熊掌,用文火慢炖。 烩羊杂碎   阿拉善风味汤菜,亦称全羊汤。将羊头、心、肺、肠、肚、肝等烫洗干净,煮熟,切成丝,用煮杂碎时撇出的汤油炸辣面为红油。以原汤下入切好的杂碎丝,加葱、姜、蒜末、红辣椒、味精、香菜即成。汤菜味鲜、辣香不腻,热气腾腾,香味四溢,使人食欲大增,多以先品尝为快,食者赞不绝口。 粉汤饺子   粉汤饺子俗名“皮条拉石头”。饺子馅可用猪肉或羊肉,配以白菜、萝卜和各种佐料,采用传统方法包成饺子。再选粉质丰盈的扁豆,制成粉坨。这种粉坨放在锅里有弹性,略透明,久滚不糊。烹调时,先在翻滚的汤锅里放入切成条状的粉坨,将另一锅里煮好的饺子和粉条,一齐倒入汤锅中,临出锅时,调放食盐、生葱、醋、油泼辣面子、味精等。其味酸辣可口,有发热去寒之效,颇适寒冷地区人们食用,成为阿拉善的传统风味之一。 黄焖羊羔肉   黄焖羊羔肉是阿拉善传统名菜。选用阿拉善滩羊羔肉,剁成小方块,辅以少量酱油、调料等,再放蛋黄、粉面、优粉,抓拌后过油,炸成金黄色,扣在碗内,放入肉汤,加酱油、葱段、花椒、大料,上笼蒸20分钟左右取出,倒扣在汤盘内,将汤滤到锅里,加入味精,浇在羊羔肉上,再放点木耳菠菜叶等即可上席。 馓子   阿拉善各族群众久有吃馓子的习俗,其炸制技艺竟后来居上,堪称一绝,尤其是回民,更擅长炸馓子,每逢开斋节、古尔邦节或其它喜庆吉日,除了炸油香,还要炸馓子。先将精粉加少量淡盐水搓成絮状,再加水调和,反复揉压,揉成粗条,抹上清油,放盆中醒面。待油锅热时,用左手四指并拢,缠上面条七圈,轻轻抻长成环状,然后套在两根竹筷上,放入热油中,边摆边抻,等馓子股稍硬时,抽出筷子,炸至棕黄色时,捞出即成。

阿拉善民俗

金秋十月胡杨节、“驼乡”那达慕节、乌海葡萄节。

阿拉善特产

黄芪、蕨菜、苦杏仁、笃斯等。

阿拉善交通

阿拉善盟接近沙漠的地区,浓郁的异域风情。包头到兰州的铁路过境。   现已形成了以巴彦浩特为中心,以干线公路为骨干,旗线、边防线为支线,辅以乡镇及专用公路纵横交错、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。到1997年,全盟共有公路47条(段)4528.48公里;其中,省道1383公里,县道1317.5公里。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62.1%,旗县级公路好率达到55.3%。桥梁97座2018.68延长米。   到阿拉善旅游可乘火车到酒泉转汽车,酒泉每日7:30有开往额济纳旗的班车,约8小时到额旗;也可乘火车到银川转汽车去阿拉善左旗再转汽车。阿拉善左旗每日7:00有开往额济纳旗的班车,约12小时到额旗。   在银川火车站可以包来越野车,2000元/辆(往返)。翻越贺兰山后,进入阿拉善左旗。茫茫戈壁中的公路非常好,黑黝黝地笔直地通向天边,好像没有尽头。八道桥胡杨旅游区位于额济纳达来呼布镇东20公里处。沙漠里以骑骆驼为主,200元/峰/天,可提前与阿拉善右旗外事旅游局(0483-6024316)联系。

阿拉善购物

馓子 * 酿皮子孙 * 粉汤饺子 * 凉拌蹄黄 * 烧驼峰 * 烩羊杂碎

阿拉善娱乐

阿拉善地区划所族器乐,按使用和流行情况可分为两类:一类是民间流行的乐器,分为汉族常用民间乐器和蒙古族民间乐器,汉族学用乐器有竹笛、扬琴、二胡、板胡、三弦等。蒙族民间乐器常用的有 马头琴、四胡等。额外负担济纳一带还有一种土尔扈特民族乐器------陶布秀日,另一种是寺庙中的乐器,如:大吊鼓、大长号、唢呐、伊肯、咸角篥、宁萨、令布、雅托克、人胫骨唢呐等,主要用于演奏“查玛”音乐。其音乐基调雄深壮阔,气势磅礴,表现出震慑与压服一切邪恶的雄威。 阿拉善的民歌   阿拉善、额济纳民歌的基本来源为:定居阿拉善所传唱的民歌;定居额济纳以后产生的民歌;从邻近盟旗及其它蒙古地区传入的民歌;少量的讽刺歌曲大多是从外地传入的。昔日宴欢这时不允许唱这类歌曲,而是唱古老的长调民歌,长调民歌内容有迎客、敬酒、喜庆、醒酒、宴终、送客、娶亲、嫁女、思念、祝愿、赞美、教诲等种类,歌词有较强的哲理性,内含礼仪、道德、和睦、友爱、团结、勤奋的思想。音调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族民歌五音调式风格,还有少量的六声和七声调式。凡是阿拉善、额济纳长调民歌,唱时可以自由延长歌调。装饰音多,大多为不固定装饰音,可根据演唱情况随意增减,歌调结构多为两乐句子和两乐段体。歌词中感情词较多,歌词的反复也就比较多。民歌里还有一种固定的副歌,为论在何种宴会上,凡唱完任何一首民歌,紧接着都要唱副歌。 阿拉善民间戏曲   阿拉善各地有一些民间戏剧,剧种有秦腔、山西梆子、眉户戏、道情戏、木偶戏、皮影戏等。 狩猎   狩猎,是蒙古人古老的生产活动。作为马上民族,狩猎有三个目的:一是捕获那些害畜野兽,保护牧业生产;二是猎取食物,改善生活; 三是增强武备。 通过这种活动,培养人们的智慧和胆量,增强集体应变能力,调教坐骑和鹰犬。   狩猎,又称围猎 、打围、畋猎。大型围猎,动员数十人 、上百人,甚至更多, 有固定的日期和规程。 一般来说,打什么围,就有什么章法。从猎取目标上分,有虎围、狼围、野猎围、黄羊围、狐狸围、野兔围、野鸡围等。从规模上分,有五段长围、四段长围、三段长围等。旧时,凡由扎萨克王组织的,均为五段长围。一般的围猎,也有很多人参加。管围的人高咕:“玛拉嘎啊!”(蒙古语“帽子啊!之义,是一种暗话命令。)猎人们就从山脚下围拢过来,包抄猎物。   大型围猎,须事先下达通知,通报包括地点、预定时间,各个责任地段等。要延请围猎高手。猎人们根据时间,准备干粮、马匹、猎犬以及箭壶、布鲁(猎具)等器械。夏秋围猎之前须“吊马”(吊膘);给猎犬佩带用香牛皮或布帛做的红重项圈,观之威风凛凛。

阿拉善旅游:
阿拉善右旗旅游 阿拉善左旗旅游 额济纳旗旅游
内蒙古旅游:
呼和浩特旅游 包头旅游 阿拉善旅游 赤峰旅游 呼伦贝尔旅游 乌海旅游 乌兰察布旅游 锡林郭勒旅游 兴安盟旅游 通辽旅游 巴彦淖尔旅游 鄂尔多斯旅游